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年生物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 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05年生物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 重点、策略等。
一、能力要求
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注意】 生物高考试卷中常用的图表有两类,一类是涉及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图,另一类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某一些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图表,其形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
3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某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学问题。
【注意】 这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分析题目所涉及的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涉及生理、遗传、生态学中基本原理或规律的问题。
4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并能制订研究方案。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二、考试范围
范围一: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1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六类化合物及作用
2生物体的结构基础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2)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包括细胞周期)
无丝分裂
(3)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
【注意】 这部分内容是生物学的基础和重点,在整个生物学科中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等都 是考查重点。另外,以选择题和图表题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3生物的新陈代谢
(1)酶
酶的发现
酶的性质(高效性、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2)ATP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与ADP的互相转化
ATP的形成途径
(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渗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合理施肥
(5)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
叶绿体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C3和C4植物
C3和C4植物的概念
C3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
(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7)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8)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注意】 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直都是历年高考对生物学部分考查的热点内容。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实质,酶的概念与特征,ATP的功能及其与ADP的相互转化,光合作用的过 程及影响其的因素,渗透作用的原理,矿质元素的吸收等更是考查重点及难点。
4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的向性运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体液调节的概念
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
激素分泌的调节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的传导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激素调节与行为
神经调节与行为
【注意】 这部分的知识点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常考内容。生产素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激素调节等都是常考点。
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生物的生殖
无性生殖及其意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有性生殖及其意义(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双受精)
减数分裂的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受精作用
(2)生物的个体发育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注意】 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植物胚和胚乳的 发育,减数分裂等是考查重点。
6遗传、变异和进化
(1)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基因的概念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XY型)
伴性遗传
(5)生物的变异
基因突变(概念、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6)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
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优生的概念
优生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物种的概念、隔离、物种形成)
【注意】 遗传、变异和进化是生物学考查的重点和难点。DNA的结构与复制 ,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特点、成因,性别决 定和伴性遗传等更是重中之重。
7生物与环境
(1)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生物群落的概念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人与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注意】 本部分内容也是生物学科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种间关系的类 型,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作用,食物链与食物网,抵抗力、恢复力的稳定性,能 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等更是常考的知识点。大家复习时还要加强对图表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的培养,要注意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区别各主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范围二:生物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8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
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水平衡
无机盐的平衡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3)血糖的调节
血糖平衡及其意义
血糖平衡的调节
糖尿病及其防治
(4)体温的调节
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意义
体温的调节
(5)特异性免疫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抗原和抗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注意】 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体温的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知识点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9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义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10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1)微生物的类群
细菌的结构和繁殖
病毒的结构和增殖
(2)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培养基的种类
(3)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
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
(4)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温度、pH、氧)
(5)发酵工程简介
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
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分离提纯
发酵工程的应用
医药工业方面
食品工业方面
【注意】 对病毒的增殖,发酵工程的应用要多加重视。
11细胞与细胞工程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
(2)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3)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注意】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 与融合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2遗传与遗传工程
(1)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2)基因的结构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
人类基因组研究
(3)基因工程简介
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基因操作的工具(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
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
基因工程与医药卫生
基因工程与农牧业、食品工业、环境保护
【注意】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与特点,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等知识 点要加强了解。 范围三:实验
13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5)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6)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
(17)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8)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9)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0)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21)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
(22)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23)收集有关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信息,并做交流报告
(24)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调查报告
【注意】 对上述24个实验都要有所了解。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 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 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更是需要大家掌握的。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 约50%(其中单选题约35%,多选题约15%)
非选择题 约50%
(四)内容比例
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约70%
生物科学技术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约30%
其中侧重实验的内容 约10%~20%
(五)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难题 约20%
【注意】 本部分内容每年的变化都不会很大。大家复习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特 点,结合题型分数比例、内容比例、试题难易比例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如:假 设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是你在生物学科中的薄弱环节,可这部分在高考中所占比例又非常大 ,复习时你就应该在这个地方多花些时间。四、生物学科的复习策略
(一)生物学科的考试能力要求
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方法和原理。
2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3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4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并能制订研究方案。
5了解